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获悉,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济南在全国率先开展企业电量环保监控建设应用工作。我国对重点排污单位实施了在线监测,但受建设、运维成本等因素制约,只有不到一成的规模以上企业才会安装,超过九成的中小污染源企业尚无有效监管手段,使环境质量改善大打折扣。
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济南工业企业用电量监控系统,可以监控企业用电量,督促排污单位依法依规生产,保障治污设施正常稳定运行。该系统是如何实现通过电量监测,监控企业治污设施运行的呢?
企业用电量监控系统是根据企业的生产和治理工艺,分别对产污设施和治污设施安装采集设备,利用传感技术实时收集设备工况数据,再将数据用无线方式传输到后台监测系统平台,实现对企业总用电量、生产设施用电量、环保治理设施用电量的24小时不间断全过程远程监测,这样一来便可以根据三个用电量相互间的比对,精准掌握治污设施的运行情况。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环保数据化智能监测网络,涵盖全区企业产污设施、治污设施,实时检测治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停产限产的异常状态等信息。对影响污染物排放的污染源生产设施、污染物治理设施运行的关键电气参数进行监测,根据生产、治理工艺抽取出代表设施运行的工况模型,精确描述设施的运行状态。通过关联分析等多种方法,得出企业治理设施未同步开启、停限产未执行到位的分析结果。
通过对企业生产及治理过程的实时监控,安装环保用电监控系统,可以使执法向前端有效延伸,实现主动精准查究,最终形成治理过程管控有力、污染源排放真实有效,排污企业、公众及环保主管部门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互动环境监管体系。
环保用电监控需求分析
环保监管现状分析
环境监察是环保部门实施统一监督、强化执法的主要途径之一,这也是打赢三大保卫战最主要的保障手段,但是环保监察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不少难点。
(1)环保执法信息化手段现状分析
现有环境执法信息化手段主要是分为四类:一、通过配备执法记录仪、无人机、摄录机等数码设备执行现场查勘。二、通过环保平台的企业库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将排污企业单位信息和执法人员通过系统随机匹配,布置执法任务。三、在线污染源主动监控系统,对大型企业且自动化水平较高的治污排污设备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监测排污数据(排扣信息、排口污染物信息)。四、视频监控。
而现有的四种手段已无法满足环保部门监管需求,其中安装在线污染源主动监控系统的仅为大型企业,大部分的中小型企业还是通过传统手段进行监察,这些中小型企业较多,治污设施停运、偷排时有发生,监察耗时耗力,实时监管困难。
(2)环保设备运行的有效监管
2019 年1月14日至1月20日,为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监督第16轮次第2周,290个工作组对重点区域481个县(市、区)进行驻点监督,发现新的涉气环境问题 332 个,其中未安装污染防治设施问题占比35%、设施不正常运行问题占比53.8%,可见环保设备的安装以及环保设备的不正常运行是监督中所发现的主要问题。
(3)环保监察效率有待提高
“2018-2019 年蓝天保卫战”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2+26”城市扩展到汾渭平原11个城市以及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部派出的执法人员增至1.8万人次,未来可能还会继续增加,环保监察还依赖人海战术。钢铁、石化、化工、制药、造纸、生物、建材等生产企业均为环保重点监管,这些企业排放点分散,而且根据生产企业不同的生产工艺,排放形式可能也不一样。借助移动网络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大大提高环保监察的效率,把有限的人力更好的运用起来。
(4)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我国政府的评价体系往往以经济的增长作为指标,这也导致了当地政府重经济忽略环保,不惜破坏环境利益来追求经济发展,导致部分企业环保意识相对薄弱,为了追求利润而对环保监管是比较抗拒的。环保治理偷工减料,偷排偷放, 监察来了就开,走了就关等等,这为环保监察带来难度。除了加强环保立法和环保宣传,还需要结合大数据手段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确保环保治理设备正常运行。
(5)结果监管效果有待提高
目前主要是针对于废气、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结果进行监测,一旦排放超标 无法从源头控制污染排放,还需要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的手段进行过程监管,将污染真正扼杀在摇篮里。 系统功能需求
(1)丰富监察手段,结合过程监控完善监控网络
鉴于污染源是否稳定达标排放与其生产设施、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密切相关,对生产设施、污染治理设施的设备工况进行监测。我市将建成由现场监测终端、数据传输端和云端监管平台组成的环保用电监管平台,可以及时发现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异常以及企业违规生产,提前介入,实现环境问题的“防”与“治”。对影响污染物排放的污染源生产设施、污染物治理设施运行的关键电气参数进行监测,根据生产、治理工艺抽取出代表设施运行的工况模型,精确描述设施的运行状态。通过关联分析等多种方法,得出企业治理设施未同步开启、停限产未执行到位的分析结果。
(2)集中监控,总体展现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的方式实现云端集中监控,提供可视化的用电监测信息展示,建立企业侧在线治污设施运行情况、停限产情况、异常信息、监测点数统计等的基础、专题类信息支撑服务,可以使执法向前端有效延伸,实现主动精准查究。
(3)“在线监测”不间断监控
通过对排污企业工艺的现场调研,确定企业生产设施、治污设施的关键节点,对设备电流、电压、功率等信号进行采集,实现对排污企业生产设备用电量、治污设备用电量、设备工况、异常情况的24小时不间断监测。
(4)“监管治”一体化
主要是时监控企业生产、治污设施工况,对于出现的异常情况发出报警信息,及时通知执法人员对生成的报警信息进行处置。执法人员或排污单位可在系统上报异常发生原因、上传现场照片、对异常情况进行说明。生态环境部门远程对系统审核报备的信息,做出通过或者驳回操作。
(5)大数据科学管理
通过对企业生产及治理过程的实时监控,可以使执法向前端有效延伸,通过大数据支撑,实现主动精准查究,最终形成治理过程管控有力、污染源排放真实有效,排污企业、公众及环保主管部门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互动环境监管体系。
(6)信息接收方式多样,使用者可全天候进行监控管理
管理者可使用网页、手机APP等应用平台功能,可通过手机短信、APP、邮件、语音外呼等方式接收告警信息。
因此,市环保用电监管平台建设完成后,将进一步深化“监管治”一体化,提高对企业的监管服务水平,形成治理过程管控有力、污染源排放真实有效。将对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完成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提供有力支撑。
(7)监测数据多样化
提供开放的数据接口,并可接入视频监控、烟尘监测、震动监测、流量监测、门禁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