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南灭弧式智慧用电系统平台运营服务,网络通讯服务,电气线路运行数据监测服务,电气线路运行数据管理服务,电气火灾预警服务,电气大数据整合、管理、共享交换服务,其他应用服务(运行报表、报警处理记录、设备维护、二年内信息查询等)。
一、硬件主要设备要求
1.电源工作电压:AC110~260V,输出电压:DC12V
2.额定电流:20A、32A、63A、80A;
★3.防浪涌功能,额定电压,AC 220V,防雷击浪涌保护最大泄放电流 20KA,防浪涌保护响应时间:≤25us;
★4.瞬间电流分断能力:≧6KA;
5.过流过载保护,电流计量精度要求达到 1.0 级。动作时向系统发出报警信息,超过额定电流 13%的状态下,10 秒断路,超过额定电流45%的状态下,5 秒断路超过额定电流 155%的状态下,1 秒断路;
6.过压欠压保护,电压计量精度要求达到 1.0 级。动作时向系统发出报警信息,加载电压超出 250V 预警,超过 263V 断路,过压保护动作时间:10s,电压低于 100V 报警;
7.过压保护动作阈值 250-263V 可设置;
8.短路电流:5-10 倍额定电流值;保护动作时间:≤40ms;动作时向系统发出报警信息;
9.漏电保护,单相漏电动作电流:≤30mA;保护动作时间:≤30ms;漏电不动作电流≤15 mA,动作时向系统发出报警信息;
10.三相漏电动作电流≤30mA/50mA/100mA/1000mA,可在本地物理设置。漏电不动作电流≤15 mA,动作时向系统发出报警信息;
★11.脱扣器类型:AC,电子式,不能采用继电器结构;
12.漏电自检:漏电保护功能每月检测一次,可选择手动或自动完成, 漏电检测断电 5s 后自动送电;
★13.温度检测功能:实时监测设备和接头温度,过温 70 度 5 秒报警,过温 90 度 1 秒断电.
14.自由设置实际使用电流或功率限定保护:超过预设值后可自动断电保护;
15.手自一体控制:手机遥控通断,可以按键自动控制,也可通过手动推杆控制通断;
16.定时控制功能:脱网状态下可保证时间的精准性,真正实现各线路定时开关变得轻松、准确;
17.计量精度:具有电量计量功能,电量计量误差不超过 1%;
18.高等级灭弧材质,先进的灭弧原理结构;
19.动静触点选择高规格紫铜镀银,镶高规格银块;
20.塑胶外壳选取 PA66+30%玻纤,强度及绝缘性能更佳;
21.水位监测水位高于或低于报警阀值时自动推送报警信息;
22.水压监测水压高于或低于报警阀值时自动推送报警信息;
★23.打火保护:线路接头 5 秒内通断至少 10 次打火断电;
24.联网通信方式可选择,可支持有线、2G、4G、NB-IOT 及 RJ45 等多种通信方式;
25.有线以太网通讯,具有 100M 网口(RJ45),同时有无线 WIFI 功能,内置 2.4G双天下 WiFi 功能,自带热点;
26.所投产品通过 CE 认证;
27.所投产品通过 CCC 认证。
二、系统平台主要功能及参数要求
一、APP 功能要求
1.有单机板和物业版;
2.支持苹果和安卓系统;
3.软件可以通过网络跟多个设备进行连接,然后可以对它们进行集中管理;
4.软件可以通过网络对多个设备集中设置网络、密码和开关名称等等;
5.软件可以通过网络查看设备 12 个月用电数据(电量度数、电压波动和负载波动等)及曲线图;
6.软件可以通过网络对多个设备进行远程遥控开关和定时开关;
7.软件可以通过网络查看设备的用电故障信息;
★8.单机板 APP,具备实时数据查看线路电压、电流、功率、温度、电量等电参数,
远程控制、定时控制、功率最大设定、报警弹窗提示、电量统计及漏电自检场景设置 智
能编排等功能;
★9.个人版 APP 应具备 功率、电流、漏电流、温度 等参数智能编排功能,提升用
电的安全性和场景适应性;
10.APP 物业版 具备 Web 端的平台显示、具备实时数据查看、远程控制、报警弹窗
提示、场景设置、参数设置修改等,查询各用电线路 12 月以内的故障报警及用电情况
并能够绘制成电子图标进行显示;
二:智慧用电平台要求:
11.需具备报警模块和综合管理模块;
★12.报警信息包含漏电、温度、短路、打火、漏电自检、三相不平衡、窃电报警;同时在线监测漏电流、电流、电压、温度等电气安全数据;
13.同步显示报警信息的位置来源、设备号、具体线路、报警类型和时间等信息;
14.同步显示电气安全数据信息的位置来源、设备号和历史趋势等信息;
15.同步显示漏电自检信息的位置来源、设备号、具体线路、检测结果、发生时间等信息;
16.可通过时间选择查询指定年、月、日的详细信息。
17.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包含三大模块:综合管理模块、电量模块、负载模块。
18.设备保护:查看区域内所有设备的通讯状态、报警状态、设备信息;
19.场景控制:对所属区域内的开关设备进行远程场景控制--分合闸操作;
20.密码、修改设备网络:修改用户密码以及远程对设备的网络设置;
21.电量模块:系统还将电能计量接入系统,进行远程集中抄表后,提供了能耗查询报表,为能耗分析、用能比对和安全用电提供强有力的依据。该功能用于替代部分能耗分析和管理系统的功能。可查询任意回路能耗信息,并支持导出打印功能;
22.负载模块:图形化显示项目用电负载情况(分时、分日),为用户能耗分析、负荷趋势提供数据支持。用户电费性质若是有峰平谷电价,在不影响工作、生产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削峰填谷”,从而减少电费费用支出。
三:并发用户数与系统性能
★23,平均响应速度,全系统按照在标准软硬件环境下允许至少 200 用户操作,50人并发访问流量。
24.业务操作交易平均响应时间小于 3 秒钟;
25.复杂查询类平均响应时间小于 5 秒;
26.统计分析类平均响应时间小于 1 分钟;
27.容量和吞吐量:系统应支持每个子系统至少 50 用户的同时并发。
四、安全与身份认证
28.文件存取和系统功能要进行权限控制;
29.提供从系统级安全到应用层安全的各级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非法入侵和
操作,保证数据安全;
30.系统必须针对不同岗位实现相关业务内容的权限管理,包括数据的收集、修改、查询、统计等操作;
31.具备用户行为的安全审计和防抵赖能力,提供帮助系统安全管理的安全报表;
五、系统稳定性
32.避免由于单点故障或系统的升级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33.支持 7*24 小时不间断服务。单次系统故障响应时间,严重故障不得超过 1 小时,一般故障不超过 2 小时;
34.投标人应满足网络不稳定、后台压力较大等特殊情况下,保证软件正常运行。
因软件系统自身原因宕机次数每年需少于 2 次;
35.在系统发生失效的情况下,系统应容易重建规定的性能级别并恢复受直接影响的数据;
36.当系统在高负荷运转或出现故障,进入异步工作模式时,必须采用可靠的机制,保证数据的零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