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青海智慧消防:黄南“智慧消防”省级试点项目为全省寺庙消防和文物安全工作探路子献经验

时间:2020/12/7 13:55:00 关键词:寺庙,隐患,消防安全

青海智慧消防:黄南“智慧消防”省级试点项目为全省寺庙消防和文物安全工作探路子献经验。随着青海省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火灾安全隐患日益增多,各类灾害事故频发且风险高危害大,消防公共安全需求与日俱增,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消防工作紧密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智慧消防”建设迫在眉睫。

黄南“智慧消防”、寺庙智慧消防、文物智慧消防相关应用

黄南州共有藏传佛教寺庙94座,宗教教职人员4508名,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座,是热贡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和文物集中场所。去年以来,黄南州高度重视寺庙消防安全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领导重要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寺庙消防安全“九项规定”,启动实施隆务寺“智慧消防”省级试点项目,寺庙消防和文物安全整体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抓落实,细处着手压责任。坚持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调联动、僧众全员参与的原则,切实提高寺庙、僧尼和信教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火灾防控能力。一是明确各级党委政府、统战民宗部门、行业部门、民管会属地责任、牵头责任、监管责任、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严格管理制度,强化应急演练,坚决做到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二是认真制定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治理目标、重点任务、责任分工、工作措施、治理时限,逐级压实责任。各市县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责任“两个清单”,逐项明确排查时间表、整改路线图和工作责任人。三是将消防安全纳入寺庙社会管理和驻寺干部年度考核内容,发生火灾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将消防安全管理达标建设纳入“和谐寺庙”创建内容,定期开展评估验收。消防救援机构、文物部门和公安派出所经常性开展检查、指导,形成齐抓共管、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
青海智慧消防
抓基础,持之以恒强教育。结合“寺庙法治宣传月”“百寺千讲”“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载体,强力推进消防安全知识进寺庙,普及消防安全知识,筑牢寺庙消防“防火墙”。一是通过专题培训、主题宣讲、以会代训等方式强化培训教育,在寺庙设置藏汉双语宣传栏、宣传提示、警示标识等加大消防安全和文物保护知识宣传力度,着力提高僧尼消防安全和文物保护意识,实现僧尼和驻寺联寺干部教育培训全覆盖。二是针对藏传佛教寺庙的特殊性,消防、公安、宗教、文物、应急管理等成员单位加强安全培训,全面提升寺庙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三是各寺庙结合实际制定灭火救援和应急疏散预案,明确岗位职责及报警、疏散、扑救初起火灾要求,每半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实装演练,确保驻寺干部、民管会成员和僧尼义务消防队成员基本掌握消防工作流程和灭火器材使用方法,有力提升了火灾事故初控能力。

抓日常,千方百计除隐患。严格落实《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GB35181-2017),精准判定寺庙重大火灾隐患,制定措施强力整改。一是坚持“应挂尽挂”的原则,分级分批挂牌督办一批重大火灾隐患寺庙,明确寺管会和民管会的整改责任,督促制定整改计划,推动按期整改销号。二是针对寺庙建筑多为木质结构,耐火等级低、消防基础设施差、消防安全管理不规范等特点,重点排查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基础设施配备、安全用火用电和重点区域火灾防范措施等情况,做到场所基本信息、消防安全条件、火灾危险部位和具体火灾隐患“四个清楚”。三是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倒逼责任落实和隐患整改。去年以来累计检查、巡查达1121次,消除危险源535处。其中,隆务寺开展摸排79次,排查隐患问题102条,实现了“清底清零”目标。

抓长远,完善机制促规范。以排查整治为契机,推动建立完善制度机制,实现寺庙安全管理规范化。一是在有条件的寺庙均落实僧人义务消防队“队长”、僧舍网格“网格长”、殿堂“一堂一卡”及“僧管员”、僧舍院落“僧舍长”、消防井“井长”和寺庙公安派出所“所长”,建立工作台账,健全工作制度和定岗定责等长效机制。二是建立健全寺庙日常巡检、火灾隐患整改、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灭火疏散演练等工作制度,以制度规范工作落实,不断增强宗教活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能力。三是统筹州县(市)行业部门工作职能,制定文物保护管理办法、文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推动行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

抓示范,全力以赴赶进度。整合省州县(市)三级项目资金1600余万元以及寺庙、僧人自筹资金335万元,启动实施隆务寺“智慧消防”省级试点项目。

一是智慧消防系统工程。各殿堂、僧舍安装智能空气开关及烟雾、温感报警和可视消防系统,与平台、网格、各监测点监管人员手机终端连接,实现了与消防部门的实时对接。

二是室内外电网改造工程。把殿堂内原有酥油灯全部改用为防火LED电子灯,27座殿堂彩灯交流供电全部改造为直流供电,降低电压,提高安全系数。更新改造和新装电线电缆8.28万米,并且对寺内“蜘蛛网”线路进行了集中整治。

三是消防安全配套工程。划定消防通道指示线,打通寺庙内环消防通道和外环消防通道。配置19个消防井及配套设备,新建1座大型消防水池,努力做到寺庙全域覆盖。

四是消防器材配备工程。新配置消防摩托车等各类消防器材405套。五是文保“三防”工程。累计投入2955万元,实施了文保“三防”工程,夯实了文物保护工作基础。
智慧消防
郑州金特莱电子有限公司创立于2005年,位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科技企业,我公司自主研发和生产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防火门监控系统、智能电力仪表等,所有产品均通过国家权威部门的检测和3C认证。并且在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了智慧消防云平台、智慧用电管理系统等产品。

随着消防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金特莱的产品销售规模也越来越大,为满足市场的不断需求,现向全国诚招代理商经销商。

国家高度重视智慧消防建设,近年发布了《消防信息化“十三五”总体规划》《关于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随后,应急管理部高标准编制“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提出了推进监测预警系统全覆盖和智能化、推进应急指挥系统智能化和高效化、推进“互联网+监管”智能化升级、推进智能科普宣教培训和应急信息发布、加强新型智能装备研发应用等五大建设重点。

青海智慧消防采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汇聚多方数据,构建消防大数据汇聚与支撑平台,研发贯穿隐患排查、防火监督、灭火救援、后勤管理、大数据创新应用的消防应用系统。实现各项消防业务工作流程化管理和协同运作,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提高各消防责任方的消防科技水平,促进消防工作社会化的贯彻与实施,全面提升消防安全水平。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都已按照国家规范安装了自动报警控制联动等消防系统。然而,社会单位普遍仅关注消防设施设备设计实施与安装,忽视消防设施设备全寿命周期的维护与日常消防自主管理,消防设备长期不运行、有故障不排除,消防水管网内压力不足或根本无水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单纯靠人力,目前尚无法实现对消防设施设备及社会单位消防管理工作远程监控,急需应用创新管理工具,实现消防机构监管工作“线上线下同步管理”,全面提升消防机构管理工作效率,推动精准防控,规范执法。

依托消防物联网云平台手机存储的全国城市建筑,工矿企业,古建筑物及森林等联网单位的火警,故障,水压,消防设施位置和运行状态信息,建筑结构信息,消防主机启动,反馈 ,屏蔽信息,消防监控室,消防通道监控视频等各项数据,运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尽心综合分析,呈现火警预警统计,区域火灾态势分析,火警原因统计与分析,消防产品分析与评价,维保公司质量排行,值班人员响应效率分析,单位消防安全估计等分析结果,为消防监督提供支持,提高救援效率,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物联网智慧消防解决方案为社会消防管理提供通知预警、设备管理、应急指挥等服务,从人、事、物三方面管理用户信息、警情信息、设备信息、通知信息。

和传统的消防解决方案相比,物联网智慧消防大幅减少了人力成本、管理成本、应急指挥成本的投入。方案采用ICT部署架构,通过前端设备采集数据汇聚平台,实现人员、设备、警情的在线管理、可视管理,形成事故少、通知早、响应快的区域消防态势。

平台包括Web端和小程序两类操作端口,采用“前端物联网数据感知技术”、“大数据汇聚技术”结合“一标N实”地址库,以社区为单位逐步扩大区域智慧消防覆盖范围。

金特莱智慧消防APP通过智慧消防物联网,消防主管部门可真实掌控辖区社会单位消防设施运行状态,有效指导日常消防监督与检查。对辖区社会单位的日常消防管理工作(消防巡检、消防值班、培训学习)进行有效监督,提高社会单位消防意识,形成消防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通过对消防数据的大数据分析,对辖区社会单位火灾危险程度进行量化,指导消防主管部门对火灾风险研判,为消防宣传、服务和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技术支持    金特莱智慧消防
Copyright(C) senlinzhilu &Wood 郑州金特莱电子有限公司
豫ICP备160035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