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2020年“创新中国·电亮未来”中国电力科普日在广州电力展示馆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联合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等12家电力企业和高校主办、广东电网广州供电局承办,线下还在全国50个分会场开展活动,线上搭建云展览平台进行图文推送,全面立体的向公众展示电力科技发展、科学普及取得的重大成就,旨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
作为全国电力系统少有的利用历史建筑进行活化改造的展馆,广州电力展示馆已被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评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南方电网的实践阵地,作为首批教学点被纳入广东省委党校与广东电网公司“四个自信”体验式教学路线。
活动当天,主办单位的代表人员出席了活动的启动仪式,在多家媒体的见证下,共同点亮了“电力之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指出,电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也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高端领域。面向全社会宣传电力新技术和新知识,对公众关注的电力热点问题答疑解惑,促进公众理解电力,有助于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电力之光”中国电力科普日活动是电力科学传播的重要载体,现已成为“1+N”模式全国联动电力科普的一件大事和盛事。
南方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钱朝阳在致辞中表示,南方电网公司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时还着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构建了具有电力产业特色并集研发、中试、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孵化与服务链。接下来,公司将继续加强科普工作力量,不断创新突破,开发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为普及电力基础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奉献更多力量。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与会人员分别到广州电力展示馆、广州供电局POWER体验厅、广州供电局运营监控中心以及广州从化明珠工业园进行参观,共同开启这一段科普之旅。
广州电力展示馆:广州地区电力文化的综合展示窗口
镶嵌着浓浓岭南味“满洲窗”的圆形拱门、摩登骑楼风格……华安楼,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一直是广州电力的办公场所,她见证、记录和传承了广州电网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承载了城市发展巨变的记忆,因此被誉为“广州电力祖屋”。如今的广州经过活化,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了广州地区电力文化的综合展示窗口。在这里,不光可以看到由电力发展折射出来的70年中国巨变的缩影,还可以收获电力科普知识和智慧用电服务,探索城市发展和能源供给的未来形态。

电从哪里来?在展示馆4楼,带上VR设备,眼前展示的是飞流巨瀑,山峡大坝,电,就从这里开始酝酿。通过这段“一度电的旅程”VR影片,使人亲临其境地体验到,电是如何从云贵山河中,通过高压输电线路跨越千山万水,在经历变电站的复杂转换,配电网的精密运转后,来到千家万户之中的。
“这是电力科普,更是我们和市民另一种形式的沟通。”电力展示馆的讲解员介绍道。为什么要建变电站?为什么要建在城市里?建设在我家旁边的变电站有辐射吗?这些,都是市民对电网企业经常问及的问题。在展示馆内都将得到一一回答。
电力点亮美好生活。于老百姓而言,美好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在5楼展区,各类智能家居、家电和自助设备琳琅满目。智能机器人YOYO更是带着观众逐一进行体验:智能书房能实现远程视频、黑板功能及自动推送新闻及音乐;智能冰箱则可以查看食材的新鲜度,一键购买所缺食材;挥一挥手,智能试衣镜便可以在观众自己的影像中更换合身的衣服……这种通过电力、5G、物联网相结合的智能家居展现,让观众真切体验到:电力,是如何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此外,展示馆墙上的一组数据尤为引人注意:广州电网提出“接电零成本”,累计减少社会用电支出38亿元。数据背后反映的,是一个央企对广州电力营商环境的担当和付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机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浧表示,广州电力展示馆全面呈现了百年电力的发展历程,兼备知识性、科普性、历史性和教育意义,对广大市民、青少年、科技爱好者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场所,对电力科技科普馆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互联网+AI”供电营业厅:科技让服务更便捷
今年,南方电网公司提出了“解放用户”的理念,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解放用户,全面满足用户对美好生活的能源电力需求。位于广州天河南二路创展中心的POWER体验馆是广州供电局落实“解放用户”理念、实现服务渠道优化升级策略的重要一环。2019年以来,广州供电局共建设了12座智慧型体验服务厅,实体营业厅向智慧型、体验型转型。而“按照任何年龄的客户均能在无工作人员指导下,能自如办理任何供电业务”是智慧营业厅转型的一大目标。POWER体验馆充分利用“互联网+AI”技术带来的便利,实现了从传统柜台受理向“场景化体验、自助式办理”方式的转变。
走进体验馆,这里的引导屏能通过大数据分析自动推送客户常办理的业务,智能小助手搭载了语义识别工具、可以与客户开展智能应答,快速推送问题的最佳答案。第4代全业务智能服务终端EFM可以刷脸登录、具有OCR文字识别技术,客户全程免填单,如需办理电水气业务,客户只需提交一次资料,就可以同时完成三种业务办理。这里还有安装了由广州供电局客服中心自主设计并开发的服务体验软件的电子渠道体验平板电脑,让客户可以在供电服务电子渠道上顺畅遨游,真正实现“一次都不跑”。整个营业厅都是由智能系统控制,实现各区域设备相互联动,让客户体验更佳,为广州优化营商环境,广州出新出彩做出贡献。
为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秉承着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POWER体验馆还积极传递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积极拓展综合能源服务。在POWER体验馆內,6大类共18项综合能源服务可供客户了解和办理,如针对某些对电能质量敏感的工业用户,广州供电局研发推出电压暂降综合治理增值服务产品,2018年至今已为使用该产品的客户减少成本超过60万元。
智慧工业园区:探索一揽子用能解决方案
在从化明珠工业园多元互动示范区里,广州供电局探讨面向工业园区的综合能源服务,通过分析园区企业用能特点以及附近可使用的能源,联合多方主体建设含光伏发电、冷热电三联供、储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等在内的综合能源系统,并提出运行优化措施,年用能成本可节约21%。
园区中的万力轮胎公司,它的密炼机组用电占万力轮胎公司总用电的50%以上。广州供电局系统运行部配网分析专责曾顺奇展示了几组工艺曲线,当无序生产控制1小时,11台密炼机最大高功率达到6200千瓦;通过识别每台密炼机典型工艺过程的负荷曲线进行有序控制,最大功率已变为5000千瓦,削峰比例达19%。
“在负荷尖峰时段,这个过程对万力轮胎公司的生产基本没有影响,但是通过这样的调节,最高能削减尖峰负荷35%。”这样复杂的数学计算背后带来的是能源的高效利用。“对企业来说可以减少成本,对电网来说可以延缓电网建设投资,不用为了尖峰而扩建,对政府,则可以减少碳排放等社会效益。”曾顺奇介绍,“技术原理已经基本成熟,我们可以根据工业园区提供符合他们特性的最佳综合能源服务方案。”
从化明珠工业园多元用户互动的智能配用电系统关键技术,有效支撑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供能可靠性。通过整个园区层面分布式资源的协同,为上级电网提供削峰等辅助服务,可显著提升电网资产利用率,打造具有示范意义和可推广价值的绿色低碳工业园区。
“值得关注的是,国内外首个大型城市能源互联网示范工程——广州供电局《支撑跨行业能源资源共享协同的大型城市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在我们学会鉴定评价是“取得了重大原创性成果,整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中央企业探索出一条促进能源转型、改进能源效率和避免浪费、降低排放和发展可持续能源的重要途径,这对其他行业和整个社会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秘书长林铭山在参观过程中表示。
广州供电局在从化明珠工业园的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实现了跨电力、工业用户的能源资源共享协同。同时,广州供电局基于物联网的工业负荷优化错峰技术,在不影响工艺流程下降低示范用户峰值30%,提出了含复杂逻辑约束的工业负荷灵活性建模技术,突破了工业用户执行调度计划的可行性难题。这种新型的共建储能新型商业模式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电网公司、工业用户、设备厂商共同分享需量调控、峰谷价差等收益,促进了资源”共建、共治、共享”,形成了创新商业模式,打破了能源互联行业壁垒,实现了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