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消火栓后,边铺设水带边连接水枪,5分钟内,所有队员都拿着灭火器赶到了“起火点”。
始建于晋的台州府城,是浙东南现存最为完整的千年古城,拥有台州府城墙、巾山塔群、恩泽医局旧址等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氏故居、中国人民银行台州支行旧址、方一仁药号等,都是街区内知名历史建筑。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便是临海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组建的台州府城专职消防队的初衷。
打造5分钟火警救援圈
今年7月,黄杰结束了在上海消防部门的服役,入职台州府城专职消防队。尽管有着多年消防工作经验,黄杰依然不敢说马上就能胜任现在的工作,“像大弓巷、小弓巷这些地方,以前都没听说过。”
经过近两个月的熟悉演练,黄杰才摸清了三大历史街区的主街和小巷,能够在地图上快速标出各个文保单位、消防箱、消火栓点位。
“这是所有新队员的上岗第一课。”台州府城专职消防队队长石磊解释道,2.6平方公里的古城面积不大,环境却复杂,单是紫阳街主街附近就有26条深街小巷,木质古建筑众多,对专职队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临海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自2014年组织建立专职消防队以来,就在提高队伍战斗力上狠下功夫。
该中心为专职消防队制定了《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消防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台州府城专职消防队管理制度》等文件,根据上述文件,队员们每日、每周、每月都有详细的训练工作安排表,实行每月考核制度。同时,专职队员需进行各类专项训练,随机开展消防演练,不断提升队伍灭火救援实战能力。现在,队员只要接到火警,能在5分钟内,抵达辖区内任一地点。
近两年未发生过重大火情
2015年回浦路的那场大火,是石磊印象最深的一次消防救援。
“楼里旧电器起火,砖混结构的房子,从一楼烧到五楼。幸好处置及时,我们配合赶来的消防大队,阻止了火势的蔓延。”石磊说。
自那以后,在临海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的推动下,专职消防队的日常工作里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消防前置工作。
消防设施维护、灭火救援、巡逻宣传、消防检查、体能训练、业务训练等等,都是队员们的日常“功课”。
具体来说,在对管辖区内的消防栓、消防箱等消防器材进行维护保养时,对消防栓进行放水试压、增添润滑剂,避免消防栓生锈;检查消防箱箱体是否破损、玻璃是否破裂、水带是否完好,对破损消防箱进行修补并更换老旧水带;对消防软盘进行试水,为软盘接进水口处的塑料水管包裹保温暖,以防天气渐冷发生冻结。
伴随着旅游业态的兴起和各类店铺的涌现,近年来,专职消防队又多了项新任务,即对准备申领营业执照的店铺做事前审批,每周五对店铺进行消防检查,指导店主开展消防改造。去年,专职队审批了90家店铺。

此外,他们还要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对象包括古城居民以及古城范围内的企业、学校、宗教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工作人员,提高其自救能力。
从接警记录来看,2019年至今,台州府城专职消防队还没碰到过一起大火灾,多数火情都被居民或店主扼制在了“萌芽”里。
用“智慧关卡”筑起防火壁垒
如今,随意走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内的一所文保单位或是民宿、店铺、住宅等,均能看到家家吊顶都装有白色烟雾报警器,有些建筑里还配备自动喷淋。这些智慧无线烟雾报警器(智慧消防产品)都连到了一地方,便是台州府城专职消防队指挥中心。
据了解,近年临海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为确保专职消防队工作全面、有序、有效开展,为消防队指挥中心采购了各类智慧消防产品,包括高空摄像头了望网络、消控室监控设备、智能充电桩等,以提升古城区消防预警能力。单单针对室内防火的无线烟感器,就有100多个,一有情况,指挥中心可精准定位到报警点。
室外区域,则以“智慧消防+高位火点监控”模式,安装了6个覆盖整个历史街区的高位火点摄像头,360度无死角监控,值班队员可迅速确定事发点即时状况。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依托物联网技术,通过高位火点监控摄像头搭配无线智能烟感器,构建了全天候全覆盖的智慧消防系统,实现火警现场全态势感知,秒级预警、多级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