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新闻

【第四届全国虚拟仪器大赛】人工智能化仪表成为焦点

时间:2017/7/27 11:37:11 关键词:第四届全国虚拟仪器大赛,人工智能化仪表

    2017年7月18日,第四届全国虚拟仪器大赛决赛在西安理工大学圆满闭幕。比赛历经了激烈角逐,最终西安交通大学代表队研发的“身外化身—这一具备触觉与视觉反馈的体感机器人”获得特等奖,此外还有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式盲文阅读器”、深圳大学的“魔方老师”、西安理工大学“高层楼宇消防机器人”等作品荣获了一等奖。河南省仪器仪表学会、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西安理工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荣获优秀组织奖。另外还有几十所高校的参赛选手分别获得软件组、创意孵化组、工程应用组和职业技能组的各类奖项,不可否认,人工智能化仪表已经成为了比赛的中心。

    为表彰和鼓励获奖选手,组织方设置多等的奖励。获奖选手分别获得1000-20000元不等的奖金,并有机会参加全球图形化系统学生设计大赛、赴美参加2018 年NIWeek获奖作品展示、参评年度“仪器仪表奖学金”,另外还将获得工业企业赞助的奖品。

第四届全国虚拟仪表大赛

    作为本次大赛的承办方,西安理工大学设置了作品展示交流区,几十个参赛队伍一一呈现了自己团队开发的作品,并对前来参观的人群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现场还有许多基于人工智能的优秀创意的人工智能化仪表。例如:常州工学院研发的“基于MyRIO的水下机器人”吸引了许多参观者的目光,这款机器人可以完成深度100米内的水下观察和作业;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发的“混色3D打印系统”,克服了目前桌面级3D打印只能打印单色的缺点等。

    选手除了来自内地高校,还有的来自台湾地区,其中不少院校之间还有着深入的合作关系。“开刀房恢复室之照护辅助系统”就是由台湾交通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两所高校共同研发的。全国虚拟仪器大赛自设立的初衷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服务国家新工科建设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此次全国虚拟仪器大赛的成功举办,将对我国新工科的建设及创新工程人才的培养带来诸多积极影响。据悉,在赛事之外,主办方之一的NI将通过“教育部-NI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给予参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给予合作支持。此外,协办方将陆续依托全国近十个城市的“教育部-NI产学合作育人示范基地”,针对参赛师生开展系列培训。

技术支持    金特莱智慧消防
Copyright(C) senlinzhilu &Wood 郑州金特莱电子有限公司
豫ICP备16003537号